经常会看到,父母总是催着孩子:“都几点了,还不起来。早上说好要把玩具收好的,怎么中午了还是没动。作业怎么还没有做完”……孩子往往都是没有时间概念的,想做就做,不想做就不做了,不会给自己计划在什么时间里面完成什么事情。父母应该逐渐让孩子建立好时间观念,避免做事拖拖拉拉。
多给孩子一些鼓励
通过表扬和鼓励的方式比批评、指责孩子更能激发孩子行动的积极性。孩子对父母的评价都是比较看重的,如果想要让孩子做事不磨蹭,可以多一些鼓励,帮助孩子建立自信。例如:“如果你下次再快点,就可以把事情完成的更好了,妈妈看好你哦!”为了得到长辈更好的评价和印象,下一次孩子做事情也会更加勤快点,这样往往可以让孩子建立更好的时间观念。
让孩子体会磨蹭的后果
可以在生活中让孩子体验磨蹭的后果,例如:在平时的玩游戏中,和别的的小朋友在规定的时间内做手工。如果孩子没有时间概念和紧张意识,结果比赛输了,孩子会觉得不开心,父母就应该让孩子意识到:既然自己没有把握好时间,就需要面对自己磨蹭的后果。当孩子亲身体会到了,也会有时间的紧迫感。
做事速度快的好处
有时候孩子并不喜欢父母安排的一些事情,自己不感兴趣的所以就会用偷懒、磨蹭的方式来拖延。既然这样,父母不要强制性地去让孩子去接受,可以尝试去换一种方式。如:告诉孩子,你如果早早地完成了,就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去做其他事情。因此,孩子也会更加快速的去完成应该做的,让孩子提高做事的效率。
父母首先要做好榜样
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,所以自己本身也要很强的时间观念。例如:跟孩子约定好了下午三点要去动物园,所以到了三点就要按照约定好的时间去,不要认为只是说说而已,什么时候去都可以。父母遵守好时间,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事情,孩子也会向父母学习,在时间上会有比较强的认识。
让孩子养成好的生活习惯
帮助孩子养成有规律的生活,早上起来应该自己准备穿衣、刷牙洗脸等等,什么时候吃早饭、午饭、晚饭、睡觉等,都给孩子安排好时间。久而久之,到了吃饭、睡觉的时间自己就会很自觉,也能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