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在的父母都格外地重视孩子各方面能力的培养,但也不要忽略了对良好性格的培养和塑造。在成长过程中,性格的培养很重要,家庭环境、教育方式等各种因素都会影响到孩子的性格养成。接下来,为大家分享:从七个方面来培养孩子良好的性格。

1、家长对人生、工作、生活、挫折等要有正确的观念、承受心理及应对良策。即使面临极大的困难,需要的是坚强和勇敢地面对,也不要在孩子面前出现一副唉声叹气、无能为力的样子。如果事情直接关系到孩子,需要孩子一起来面对困难,家长也应该给孩子一种克服困难的信念。
2、家庭是儿童最早接触的生活环境,父母的一言一行对他们的影响最直接也是最早,如父母的品德或行为不良,对儿童的性格发育会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,所以,良好的家庭环境对儿童的个性发展及身心健康极为重要。
3、为了防止孩子养成娇生惯养和不合群的个性,应尽早让他们进托儿所或幼儿园,让孩子置身于集体之中,培养其集体意识,以消除不合群和娇惯的弱点。另外家长还要有意识地鼓励孩子和周围邻居小朋友多接触、多交往、使孩子能较早地认识和融入周围的环境,不至养成孤傲不合群的个性。
4、爱抚子女是做父母的本能,但如果只有爱,而不将严格要求结合起来,甚至在孩子做了错事后也是一味地袒护,这样的溺爱对孩子的个性发展极为有害,并可能导致孩子个性的畸形发展。故对孩子的爱应该是理智的,这样才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。
5、有专家认为,家长对孩子的行为和举止都不要过于苛刻,孩子处于成长的阶段,犯错是在所难免的,不要一味地去责骂和惩罚,应该让孩子认识到错误并且积极的去改正。
6、由于家长事事包揽,使得不少儿童个性懦弱、懒散,长大后则不思进取,好逸恶劳。因此对儿童自小就应培养其独立生活能力,让他养成好的劳动习惯,只有通过不断的锤炼,儿童的个性及心身才能得到健康的发展。
7、建立一个可行的计划,树立一个切合实际的目标、让孩子自己努力去实现。切记少用或不用否定性的语言,采用伤害孩子积极性、自尊心的批评。即使孩子真的没有达到目标,父母也可以从客观上分析、指正之后,教给他正确的方法。